遵义会议精神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来说,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之前的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的错误,中央苏区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并实现北上抗日的目的。在战略转移时,“左”倾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遵义会议前夕,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前有重兵堵截,后有大军围追,陷入被动挨打、濒于全军覆没的危机。
在这个极其危险的历史关头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对红军长征的胜利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遵义会议首先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使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长征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遵义会议前的“左”倾错误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上的盲动主义、军事上的冒险主义,又有组织上的宗派主义、思想上的教条主义。由于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军事路线的错误直接关系到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而且这些错误已为中央大多数领导同志所认识,也为广大红军指战员所不满,纠正的条件已经成熟。遵义会议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集中力量纠正军事路线的错误。会议明确指出,由于“左”倾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造成了红军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和在退出苏区后继续遭到严重损失。遵义会议后,红军恢复了过去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作战的正确原则,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军重兵之间,四渡赤水、兵临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彻底摆脱了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
第二,遵义会议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夺取长征胜利提供了根本的组织保证。遵义会议推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时决定取消长征前组成的“三人团”,改由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随后不久,又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在当时战争环境中,这是党中央最重要的领导机构。由遵义会议开始的这些组织措施,对于推动党的路线转移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对于保证党中央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取得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长征途中,张国焘实施逃跑主义,企图分裂党中央,给党和红军带来了严重损失。但由于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正确领导和坚决斗争,使得张国焘的错误没有造成更大的危害,最终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包括红四方面军在内的整个工农红军的骨干力量。
第三,遵义会议后我们党更加自觉地从实际出发选择战略转移的方向,这对于各路红军会师西北、促进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战略转移过程中,先后有一个到川西北、到川滇黔,又到川西、到川陕甘发展的战略方向变化过程,直到最后决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战略转移方向的调整,完全是根据当时军事、政治、地理、居民条件和全国形势的发展作出的,其最终目的是保存革命力量,建立北上抗日的前进阵地。遵义会议后随着各路红军战略转移的相继完成,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陕甘地区的红军胜利会师西北,实现了党中央对全国红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这对于开创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至关重要。
归结起来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我们党对在党内占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纠正乃至对整个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以这次会议为开端的。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党内的重大问题,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是以这次会议为标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我们无法设想,没有遵义会议,红军长征会是什么结果;没有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会是什么情况。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时指出的:“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事业,至今还在享用着遵义会议及这次会议延续和拓展的伟大成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研究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我们党90年不寻常的奋斗历程,从而全面地把握现在、正确地开创未来。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联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遵义会议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重要启示。
遵义会议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表明,党的理论和路线正确与否,是关系全局、决定一切的。党要形成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之中。历史事实表明,红军长征前中国革命的局面是比较好的,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都曾发展到30万人。这样一个好端端的局面之所以被破坏掉,红军之所以被迫进行长征,从内因来说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既不真懂马列又不真正了解中国实际,照搬书本和外国经验导致的严重恶果。刘少奇同志在总结党的经验教训时曾说:“中国党的组织能力并不弱。中国党的英勇牺牲精神亦是很好的,数十万党员被人割去头颅的白色恐怖,亦不能威胁我们的党员放弃自己马列主义的旗帜。”中国党过去的失败,“都是指导上的失败”,“而并不是工作上的失败”。这是“过去历史上我们最吃亏的地方”。这些话思想深刻、耐人寻味。这里所说的“指导上的失败”,就是指党在理论和路线上发生的错误。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由此中国革命开始摆脱不真正了解中国情况的共产国际的干预和束缚而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了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这“四个基本”来之不易,其中蕴涵着包括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在内的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未来的征途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我们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四个基本”,坚定不移地沿着毛泽东同志开始探索的、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创造精神。这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遵义会议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增强党的蓬勃活力和团结统一
遵义会议前相当一段时间,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不健全的,特别是党内流行家长制和惩办主义,动辄实行所谓“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危害很大。遵义会议树立了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典范。会议一方面对“左”倾路线的严重错误进行严肃认真的批评,并从组织上作了调整;另一方面又不是单纯地追究个人责任,而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既弄清思想、分清是非,又团结同志、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为后来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制度保障。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这些话言简意赅,深刻指出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端重要性。历史和现实表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关键在于加强制度建设,这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具体制度,使民主集中制真正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构筑起防止个人专断或极端民主化的堤坝,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这应当成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当前,应当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保障党员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在党内生活中,应当大力倡导讲真话不讲假话、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进一步营造敢讲真话实话心里话的氛围和环境,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遵义会议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崇高理想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始终不渝地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具有先进性的根本标志,也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动力源泉。遵义会议前虽然党和红军的处境极度危险,但因为从上到下都保持着对中国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所以党和红军能够临危不惧、遇难不馁,理智地总结教训,积极地寻找正确道路。遵义会议后,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面对严酷无情的自然环境,面对绝地断粮等生死考验,红军指战员能够坦然面对、威武不屈,说到底还是因为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在激励着他们。肖华同志创作的《长征组歌》这样写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段歌词,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红军取得长征胜利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艰巨的开创性事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矛盾和风险。特别要看到,当前我国处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旺盛发展活力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是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困难和风险不少的“矛盾凸显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于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会形成这样那样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对党员加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尤其需要在全党大力弘扬长征中红军指战员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伟大精神,以此激励广大党员以高度的自觉,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遵义会议启示我们,必须建设一支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忠实执行党的政治任务、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民军队
中国革命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道路。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人民的一切。长征中,红军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党内斗争等多重考验,创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最重要的就在于党中央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牢固确立和贯彻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我们说遵义会议意义重大,大就大在这次会议在危难的关头挽救了红军,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精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走过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走过了和平环境中建设、改革的不平凡时期,始终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始终是接受党的绝对领导的人民军队。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胡锦涛同志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这“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是对新形势下军队地位作用、职能任务、发展目标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人民军队历史使命的与时俱进,要求军队一如既往地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更好地确保党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牢牢掌握军队,确保军队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这是确保军队打得赢、不变质,更好地履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遵义会议启示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必须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以确保党的决策正确、有效地实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历来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在历史进步中的最终决定作用,同时也十分强调发挥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人物的作用。列宁指出:“培养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既要最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又要最明确地维护党的领导集体的权威和作用。这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对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来说,尤其需要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历史上党中央的领导状况时曾说:遵义会议以前,我们党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这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遵义会议前后的历史比较和对我们党90多年实践的分析总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这样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强领导集体,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和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紧紧依靠全党全国人民,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理论上有新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实践上有新创造,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衷心拥护。今天我们回顾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